我的桌球筆記 4 ( MyTableTennis Notes )

115。前衝打球,往前傾的力量讓擊球更省力,前衝好像用腰使力打球。但看馬龍對波爾的影片,一記前傾突擊,我的雙眼一亮,原來上半身前傾,也可以製造前衝,太帥了吧 :)
116。超喜歡馬龍的打球方式,當今世界球王不是亂蓋的。從他的影片中,可以看見他中遠台擊球,非常像游自由式,我已經學到了。在游泳池中,我只會蛙式,游自由式一直是我的夢,就讓這個夢,在桌球上實現吧。
117。短球,不再用腰打,趕快往前跨,左腳或右腳站穩再打,不可手軟。
118。這陣子常打桌球,就發現得了足底筋膜炎,走路會很痛,下床第一步就開始痛。看了很多文章,都說得很有道理。首先,把鞋子換掉,換最不受壓力的鞋子,第二,可以不穿鞋,盡量不穿,包括拖鞋,第三,運動前,先用塑膠袋或礦泉水瓶子裝些熱水熱敷,第四,常赤腳做柔軟操等等,反正,了解就不用怕這個足底什麼炎的。(後記:林外科醫師說:立刻把球鞋換成氣墊鞋@@)
119。今天練習對打,突然想到,要看清楚對方來球的軌跡,及預測對方來球的軌跡,而不再是抓擊球點,我的揮拍應該是照著對方來球的軌跡揮拍,試了很久,真的可以耶,不再找擊球點,而是尋找對方來球的軌跡和自己揮拍軌跡的交會,用點力去掃來球的軌跡。
120。幾位教練都說,手臂自然伸直,今天看波爾的影片,發現他的手臂沒伸直,難怪我的手臂沒伸直,因為我都以波爾為主。似乎,前衝弧圈球才伸直,不是的話,如一般的弧圈球就讓手臂彎曲吧。
121。以前,我的加轉弧圈球都飛得很高,今天才知,是太慢打球。移位要快,才能讓球剛好過網,速度更快,更穩定。
122。打棒球時,揮棒速度要快。打桌球,應該也是吧,但揮拍姿勢要固定的話,移位就要快,身體才不會成為變形金鋼。
123。每一球都要加料,發力或磨擦或前傾或蹬腳,提高球的質和量。還要,預期球的路徑,低點過網。
124。學到前傾和蹬腳之後,現在複習將軍拔劍,(將軍拔劍:反手拍面向上,瞬間向上拉,即磨擦再甩飛鏢),把這兩項加總,反手抽拉更穩健了。
125。引拍,是跟著球來的方向,先朝後再向前的揮拍。因為自己的腰常忘了縮收,所以就自創引腰,但又常忘了身體忘了蹲下,所以要再創引身,就是蹲下。引腰和引身,是前傾和蹬腳的前奏曲。
126。身體移位一直太慢,今天突想到飛蛾撲火,就讓自己的身體,跑去撞球吧,先動腳再動手。
127。反手弧圈球,以馬龍的影片為主。不給致命一擊,拉到對方大三角,製造下一次進攻機會。移位要快,球接近身體才轉腰(動作雖小,卻是發力來源)揮拍,觸球要快,碰撞和磨擦要控制好,碰撞給球力量,磨擦在穩定球路。+收小腹+空舉左手+前傾+蹬腳,手肘不動,拍子以手肘為中心,手臂外旋(即離心力往上提或甩出)。瑞典世界球王佩爾森說,不要以手肘為中心,而是讓手肘不動,前臂向前揮,他說手臂外旋,不穩定。
128。現在揮拍較穩定了,開始給自己規定,正拍起板(發力距離)為25公分(約一支拍子長)。反拍起板為20公分,因為反拍是以手肘為中心,球要靠近身體一些些,前手臂才往前打。球拍儘量面向球來的方向,往目標揮,向前力量要足,才能咬住球。
129。揮拍主要是碰撞和抽拉(磨擦),以前喜歡抽拉,現在倒是喜歡碰撞,因為喜歡聽碰撞的響聲,這種聲音越大越震撼人心。
130。反手,也要注意碰撞和和抽拉,感受咬球的力量,以及甩出去的感覺。現在已能稍微體會,要抓住來球的路徑,反向回,較能咬住球,當下可以感覺,球咬住後,才能往目標送去,拍子隨身體的轉腰一氣呵成,手腕不可亂轉,弧度平時就要練習完成。
131。擋球,要像蓋火鍋,蓋向目標,不是亂蓋一通。
132。小磨擦大衝撞。磨擦是咬住球,不必太大力氣,很容氣出界,衝撞力要大,速度快對手反應不及。力氣來自身體轉腰和重心移轉,磨擦也是來自身體,前臂和手腕是借力使力。
133。慢鏡頭教學 反手弧圈 
134。右手持拍打球,左手也要輔助打氣。
135。慢鏡頭教學 反手弧圈2  屈膝+前傾+引腰+蹬腳,感覺全身細胞都在動。


 我的桌球筆記整理 ( 1 )   ( 2 )    ( 3 )    ( 4 )   (5)    (6)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